观赏韩亨林先生在宣纸上写字,总是被线条流泻出的个性笔墨所吸引,他给书写形式赋予气象磅礴的意识之外,让结字架构出全新的阔美艺术气质。因书法上升到艺术需要历经一个质变的过程,其间涵盖了传承与创新的双重积累,才会以时代审美的艺术面目展现出意象。欣赏韩亨林先生的书法作品,无论在笔墨间或字体上的运转,都不难发现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,从而让独立个性又融合在书写的法度中。
韩亨林从年幼就开始习字,几十年的探索和历练,在他的书风里你能捕捉到唐人怀素的影子,窥视出山谷道人的踪迹,触摸到欧颜柳体的印痕。他沿着古人墨痕走向书界高峰,就如宋代大文豪苏轼所言: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,寄妙理于豪放之外”,也许是检验韩亨林书法价值的最直接评判。从书写到艺术尽管质变在法度与妙趣间,但其间的笔墨无法避开传承与思想的交流,尤其是书写实用性在审美意识上的学术价值,韩亨林的书法都彰显出了个性化艺术魅力。而书法艺术所能表达的汉字形式的丰富与唯美,书写过程中挥洒出的精神气度,笔墨蕴含的历史传承和民族文化之深厚,在韩亨林先生书法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。
每当评价某件书法艺术作品时经常以“书以载道”论述,往往又都习惯引用书法大家王羲之所言:“书之气,必达乎道,同混元之理” ,以及历史名家王僧虔的学说: “书之妙道,神采为上,形质次之,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” 。恰恰一个“道”字阐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,而“混元”与“神采”却力求书法去表现自然和张扬,能在法度间游走出豁然开朗的视野。韩亨林先生的创作始终恪守了“书以载道”的笔墨轨迹,但又把对古人笔墨的积累转化为自我风格,从而让笔墨在“道”的框架内自由出一种清雅脱俗的境界。因书法不仅仅是单纯的写字,尽管书法升华到艺术的界限在学术上早有定论,但关键是能否突破传统笔墨又紧随时代的价值取向,尤其表现在书家的作品中所具备的鲜明审美个性。而艺术的个性是不可以随意去强求,更不是靠捷径就能够达到的,它需要书家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与技能的积累,才会游刃有余地应用到书写的墨迹里,方可创作出鲜活的个性化艺术作品。
纵观韩亨林的书法作品,他精通于书法创作的发展规律并对之有着深刻醒悟,始终是以传承的法度去融合个性笔墨而带入到书法创作,从而给书写附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面貌。他的书法创作在结字与整体布局上颇为讲究,落笔上一点一捺都体现出对字形结构上的审美态度,同时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渗透到了笔墨中,最后在时代需要的大视野中绽放。所以他作品的格局散淡而清秀,在简朴中潜藏了厚重的质感,因书写风格在自然畅达中与苍劲并存,而衬托出了布局结构上的阔静和秀美,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质的精神风貌和大气象的艺术魅力。
欣赏韩亨林的书法作品,能感觉到他用笔苍劲而力透纸背的态势,同时也在追求一种“博观约取”的书写效果。学界习惯以古人的书论来评判艺术,书写个性与作品的精神面貌同样是书家走向艺术高峰的必备素养。韩亨林的书法始终把握了书写法则中的拟古而不泥于古,寻求简约而不步其后尘的理念,让笔墨运行在纸面上有一种自由于法度的舒畅和融流感。他的作品贯穿在笔法与墨法以及章法的理性交融间,致力于“大道至简”格局和意象化的探索视野。其实书法艺术真正抵达最高境界的是“雅俗共赏” ,由习字初始的“俗”到进入书写法理而度化为“雅” ,需要从繁杂中回归到博观约取的“简” ,才能成就艺术视野的妙趣境界,走入“大道” 。
欣赏韩亨林的书法作品,可以体察到他在创作中的法度与情感交融,是一种超乎笔墨的情绪和创新精神。他让书写规则在激情中与审美价值融为一体,其书法作品所展现出的是人性与精神气质,表达一种飞扬的个性情结与大美的生动过程。书法艺术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具备熟练的法则技巧,同样需要激发出情感与灵魂碰撞上的创作欲望。书法缘于汉字的结构,随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而成为艺术,无论隶、楷、行、草等文本意义如何演化,书法艺术从萌芽开始就携带着人文精神。
检验一位书家作品的艺术高度,唯有观察他在书写中流泻出的文化修养,笔墨里蕴含的人性本质和传承面目,才能读懂并透现出作品中生动和鲜活的时代气息。正如韩亨林先生所说:“书法表达的是书写者的‘人格’ ,同时书法又表现在‘人性’中,这种说法也许并不准确,但对人性的表现以及自身学养表达,却是艺术追求的最终目的” 。所以当书法艺术进入一种精神境界,融入到奔涌而带着情绪的意识河流时,艺术个性才会激发出创新的魅力。
[古玩交易][古玩指南赵汝珍][刘金山卖古玩是什么电视剧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