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艺术

河南鲁山:《史宏远书画集》近期将与读者见面

点击量:865   时间:2022-01-15 00:29
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徐玉诺学会顾问、平顶山市美术家协会顾问,河南知名书画家史宏远先生的书画作品集《史宏远书画集》将在近期与读者见面。

据悉,该书收录了作者1980年至今创作的书画艺术作品223件,展现一位从伏牛山走出来的艺术家的美学标高和心路历程。《史宏远书画集》是徐玉诺学会,继编印出版《徐玉诺诗歌精选》和《徐玉诺研究丛书(8本全)》等书籍之后,又推出的河南本土书画家系列之一种。

史宏远,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于河南鲁山,字老圃、墨农,号得一庄主人、龙乡人、邱公城渔父、丹青痴人。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,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,徐玉诺学会顾问,平顶山市美术家协会顾问(原平顶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)。
朝夕临池,夙夜匪懈,书翰丹青,耕耘不辍。文学艺术兼修,专书法,擅中国山水花鸟画。先后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两次,作品曾被美国、日本、新加坡、加拿大、德国等国美术馆及收藏家收藏。在权威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。出版《史宏远书画集》《山水画集萃》《老圃诗文集锦》等书。从事书画教育二十余载,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。曾参加“河南省第八、九、十一届花鸟画展”分获优秀奖、银奖、优秀奖;山水画《尧山丹叶一林霜》获“第三届中国画艺术展”佳作奖;国画山水《六羊山通天河》获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主办的“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”创作奖等诸多奖项。
岁逾从心,半生心血寄翰墨;
艺无止境,满头青丝化丹青。

牡丹六条屏每扇单条200公分×60公分
致敬艺术长河中的落伍者
——史宏远先生书画作品印象
海因
最近,我突然喜欢上了“落伍者”三个字,并且对相关领域里“落伍者”的研究发掘到了痴迷的程度。
查看《辞海》落伍者词条:“落在队伍后面,跟不上队伍的人;引申为思想行为都落在人后,不能跟着时代潮流一起前进,落后于时代的人”。
作为最权威的工具书,《辞海》的词义界定当然是准确的,当然也是冷冰冰的毫无情感可言。有时我就想,我们所经历的人生如果都像词条所表述的那样:非是即非、非对即错,那人类历史上就不可能有“拔剑南天”的侠士、“红烛泪尽”的风流,更不会有罂粟般让人“悲欣交集”、欲罢不能的多彩人生。其实,每个人都与自己的生活有很深的交集、都艰涩难懂。当有一天我们俨然成为一个老者,坐在透墙的阳光里回忆过往,其中的精彩、迷茫和悲凉只有自己知道。你会突然发现,自己成了自己人生的失控者、落伍者,以及发现后的那种淡然一笑,将会定格在个人难得的形象谱系中。
因此,“落伍”是人生的必然,是天地运化之规律。如果,我们还愿意沉浸在人生纷繁的拼搏中来考察“落伍者”,势必会陷入狭隘的功利主义窠臼,与智者思想相去很远。其实我们都明白,所谓落伍是指“在特定的时间、特定的空间、特定的事件”里的人事行为检索结果,一旦时间拉长、空间抽取、事件更替,那么所有的定性结果都就成了虚妄。这在中外文化艺术史中并不鲜见:比如加缪,比如徐玉诺。他们都因主动或被动原因成了他们时代的“局外人”、“落伍者”,但又在另一个时空里,另一群读者面前,其声名被接纳、被放大。这种时空逆转的普遍现象,肯定不是一个“落伍者”可以说得清的。

史宏远先生就是这样的落伍者,所不同的是,他的“落伍”饱含着其特殊的人生际遇和无奈。
记得二十世纪初,我参与整理了潮汕地区一些遗世画家(林逸、刘昌朝、王兰若等)的作品,当时有一种强烈的印象就是“遗世独立,光彩照人。”这些画家虽无等身盛名,但都可称得上是“诗、书、画”全能大家。此等“名不符实”的现象,让他们直接汇入了元、明、清以来传统书画家的真实生存序列。

山雨欲来180×98cm
在中国书画史上,特别是宋元以降的书画史。由于家国天下故,志趣高洁之士都主动选择了隐逸生存,致使他们的创作也一概的转向了私密化、圈层化。比如大名鼎鼎的“元四家”、“明四才”、“清四王”等,这些人随便哪一个在今天看来都是名垂青史的影响力人物。但是退回到他们的那个时代,也只是一些在局部有名的地方画家,更谈不上“国际著名”、“国内著名”。比如沈周创立的画派之所以叫“吴门四家”,完全是因为他和文征明、仇英、唐寅都是苏州府人,而苏州府又称“吴门”,所以以地域命名。同样,清代四王都是江苏太仓人,相互之间的交流、学习和影响,成就了一个无可取代的清代画派。建国后的书画创作,更是继承了悠久的书画创作传统,因地域不同涌现出了所谓的“岭南画派”、“长安画派”、“四川画派”、“海派”等艺术群体。百花争艳、各领风骚,夯实了各自强大的文化基因。
至于,当今文坛那种文化的迷失或者对传统的割裂现象,只是近几年的事。
随着商业文明的崛起,世俗文化几乎是一瞬间就淹没掉传统精神和传统文化,而且还是斩草除根式的扼杀。一时间名家辈出,大师林立。那些一过性的、设计感极强的、失魂落魄的书画作品大行其道、与日争辉。相反,那些恪守正道、守护传统、白首穷经式的卫道士画家,却成了地地道道的“落伍者”。书画家史宏远先生,倒是安安静静的享受着这“落伍”人生。

牡丹68×68cm
今之人不习古学,更不在乎“笔意”的沦丧对中国书画所带来的伤害。大家知道,中国书画之所以独立于世界艺术殿堂,并高标一枝,其实质内核就取决于中国强大而传承不息的“士人画”、“文人画”传统。无论是宋代的“士人书画”、元明的“文人书画”,都是以“独立的精神取向,自由的生活趣味”为审美追求,从而达成自成一统的诗书风韵和山水格局。“修身则心气平和,能应万物,未有心不平和而能书画者。”张式的见解,正是对传统书画家创作形态的准确描述。
纵观宏远先生的书画创作,其基本意趣与传统书画走向谋合不二。意似古,笔如铁,墨乃融。再加上他作品中所传达出的“倔强与洒脱”,使他俨然一个老派书画家,与当今创作时尚格格不入……

金秋68×68cm
意似古:笔意,一直是中国传统书画家所捍卫的核心价值,可以说是中国书画的命脉所在。纵观史宏远先生书画作品,无不意在笔先、趣沉墨底。笔笔都从容、稳健、有出处,笔笔都意趣盎然。此等操作,看似老套无新意,但那份对传统的践行与坚守之情、那种风清调正的内容呈现,与当今功利书画同框而不同值;
笔如铁:我前面说过,史先生书画中有一股“倔强潇洒”之气。而这“倔强”是指他作品的气质,就他的师从来看,史先生的作品有很庞杂的信息、可以说是“取法古今”。他的线条与墨色中,张扬着他内在的自信(也许是傲慢)与浪漫(士人情怀),正是这种独立向前、不与交流的倔强气质,使他笔笔硬朗如铁,尽显古人风骨;
墨乃融:中原书画虽然一直有“意兼南北”、“个性略缺”这样的诟病,数百年来更没有形成个性鲜明的画风、画派。因此,在中国书画历史上从来都是被忽略的对象。回看史宏远先生的书画作品,它的基本呈现与中原古今画家未有不同。他的笔墨干湿相济、皴法多元,他的构图,在“之”字形构图基础上,兼以边角构图、满构图等,几乎无所不有。这种融会贯通、兼容并蓄的创作个性,也正是中原书画独有的艺术特色。

花园沟胜景174×98
宏远先生与我亦师亦友,是我敬重的故乡艺术家。在他身上有鲜明的老派文人气象:有责任、有担当、耐寂寞、懂敬畏。记得十几年前,我们曾谈起民国时期鲁山几位成就卓然的画家及作品,特别推崇胡天爵(胡聋子)的花鸟画、李晓山的兰、杜汝浔的山水,例数他们在中原画坛的成就,以及他们后继无人不得应有功名的落寞。他曾发愿研究整理这些前辈画家的作品及生平,那种致敬前辈、捍卫传统的热血,曾让我感动不已、敬仰有加。且不说这样的整理研究工作会取得什么样成果,单是这研究整理本身,就是对传统的极好守护。而宏远先生也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,使自己成功汇入了历史、成为了中华传统书画捍卫者的一员。

瑞雪兆丰年68×68cm
宏远先生的这册书画集,几乎是他一生的积淀,饱含着他几十年的心血。在画册出版之际,邀请我这个外行写几句,实在是诚惶诚恐。好在对宏远先生还是有一定的了解,对其作品的精神向度也稍有感悟。所以就用了“落伍者”来观照,恰当与否,也只有宏远兄内心知晓了。因为,在更高层面、更开阔的时空中,“落伍者”与“卫道士”怎么可能区分的开呢?
岁在庚子孟秋于十百斋

海因:原名杜光学。河南鲁山人。现居郑州。八十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。曾主持参与民刊《阵地》的编创工作,为主编之一。主要作品有《世纪末措辞》《在身体中流浪》《太阳和它的三堆颜料》《生活日志》《诗经中的故乡》《云南纳西风物志》;诗剧《会飞的污点儿》(独幕)、《一囚之歌》(四幕)等,以及散文随笔集《有狗的童年》、寓言故事集《海因寓言》等,部分诗作被译介到国外。2018年获徐玉诺诗歌奖·诗人奖。

参考资料

  • 古玩拍卖骗局为什么没有法律制裁他?,3

    古玩拍卖骗局为什么没有法律制裁他?,3

  • <strong>北京古玩私下交易公司,产后收腰提臀操妈</strong>

    北京古玩私下交易公司,产后收腰提臀操妈

  • 天下古玩收藏网,睡前很饿怎么办?睡前吃

    天下古玩收藏网,睡前很饿怎么办?睡前吃

  • 沙景昌古玩电影,肱二头肌长头怎么练才有

    沙景昌古玩电影,肱二头肌长头怎么练才有

  • 中国最值钱的古玩,睡不着觉会瘦吗能减肥

    中国最值钱的古玩,睡不着觉会瘦吗能减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