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陆柬之文赋 宋濂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“台阁”一词在汉朝时指尚书台。东汉光武帝始设尚书台,综理政务,是国家中央机构,隋唐后改为尚书省,从汉到魏晋至宋都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中记载:“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,忿强臣之窃命,矫枉过直,政不任下,虽置三公,事归台阁。”李贤注:“台阁,谓尚书也。”其后,“台阁”成为中央政府机构的泛指,是个大概的范畴,并不是专有名词。王安石的“朝廷尚贤俊,磊砢充台阁”中所说“台阁”便是泛称,不仅仅指尚书台。
至明代恢复宋制设中书省,建立内阁,因此内阁便可称为明代之“台阁”。原本“台阁”作为机构代称与明代书法是并无关系的,在书法史上当时也并未出现“台阁体”,与之相关的是另一个名称“馆阁体”。“馆阁”并不同于“台阁”,“馆阁体”在书法史上通常被理解为因科举制度而形成的以“乌、方、光”为主要特征的官方通用字体。“馆阁”之称源于宋代,北宋设立昭文馆、史馆、集贤院掌图书史籍的编纂之事,称为“三馆”,又辟秘阁、龙图阁、天章阁为图书经籍和历代御制典籍收藏之所,后将“三馆”与“秘阁”合并,统称馆阁。宋代馆阁属于翰林院,有正式职能,明代设立内阁取代翰林院,兼有翰林院的职能。“内阁者,内廷殿阁之谓。洪武十五年,始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,有中极殿(旧名华盖殿)、建极殿(旧名谨身殿)、文华殿、武英殿、文渊阁、东阁诸名,置学士或大学士,以其皆内庭,故总称为内阁大学士、大学士。”所以明代内阁是仿宋制而产生的,本质上已经不是中央政府机构,不具备政治职能,如上文所述“备顾问”而不准理朝政。因此,明代内阁从广义上区分应该属于“馆阁”范畴而非台阁。明代的罗玘对“馆阁”也有此解释“今言馆,合翰林、詹事、二春坊、司经局,皆馆也,非必谓史馆也。今言阁,东阁也。凡馆之官,晨必会于斯,故亦曰阁也,非必谓内阁也。然内阁之官,亦必由馆阁入,故人亦蒙冒概目之曰:馆阁。”后至清重置翰林院,也称馆阁。馆阁体一词在洪吉亮《北江诗话》中被定义为“匀圆饱满”的楷书,后约定俗成专指这种官员书法。但这种专指也是一种泛指,广义上指自唐以来宫廷书家所形成相近风格的书体,是中性词;狭义上指宋以后僵化呆板的馆阁应制之书,是贬义词。由此可见,明代之“台阁”具有特殊性,即有“台阁”之名而无“台阁”之实,从这个角度讲,明代“台阁”即“馆阁”。那么馆阁体在明代称为台阁体也是合乎道理的。
然而明代台阁体的说法并不是书法史中所指的台阁体书法,而是以“三杨”为代表的明代文学。台阁一词未在正史出现,台阁与文学的渊源最早见于刘勰《文心雕龙·章表第二十二》之“左雄表议,台阁为式;胡广章奏,‘天下第一’:并当时之杰笔也。”典出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“自雄掌纳言,多所匡肃,每有章表奏议,台阁以为故事。”这说明“台阁”一词本身并不带有褒贬,至明代被文人士大夫重新提及用以攻击官行文学、书法等富丽堂皇、华而不实的现象时才赋予“台阁”褒贬色彩。这些台阁体文章多为应制之作,多数因太过于“台阁气象”而被称为“台阁体”,如宋吴处厚《青箱杂记》卷五称:
“文章虽皆出于心术,而实有两等:有山林草野之文:有朝廷台阁之文。山林草野之文,则其气枯槁憔悴,乃道不得行,著书立言者之所尚也;朝廷台阁之文,则其气温润丰褥,乃得位于时,演纶视草者之所尚也。”
这其中“台阁之文”与“山林草野之文”是一组相对的概念,“台阁之气”和“山林之气”的提出实际是两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相互交锋,其富丽堂皇、沨沨雅音、雍容平易者便尽显台阁之风;其枯槁憔悴、雕琢而纤巧者则为山林之气也。这两种不同的观察角度大致反映出的两种不同审美方向,引导我们从欣赏的角度再去思考明代书法中的“台阁”与“山林”。王世贞在《答王贡士文禄》中说:“国初之业,潜溪为冠,乌伤称辅。台阁之体,东里辟源,长沙道流。”在《艺苑卮言》中又说:“杨(士奇)尚法,源出欧阳氏,以简澹和易为主,而乏充拓之功,至今贵之曰台阁体。”这是目前学界公认最早的“台阁体”之说,是明代一种特殊文学样式的称谓。
这种说法最合乎唯物主义的原理,当人处于不同的环境时,不同的心态导致不同的选择方式,从而形成迥异的审美取向,人如此,文如此,书亦然。台阁体书法实际包含了一个书文互成,相续而生的辩证关系。张怀瓘在《书断·书断序》中说:“文章之为用,必假乎书,书之为征,期合乎道,故能发挥文者,莫近乎书。”这段话既表达了书法的艺术性,又道明了书文之间的相互作用。
这种相似的审美旨趣在表达书法的时候,是以一种传统的审美习惯来理解,并不界定“台阁”本身有什么特定含义。在明代提及台阁体是指以杨士奇等“三杨”为代表的台阁体文学,而“台阁体书法”则更多被认为是指科举考试中要求乌黑、方正、大小一律,即书圣王羲之在《题卫夫人〈笔阵图〉后》中所说的“算子书”,即“若平直相似,状若算子,前后方整,前后平直,便不是书,但得其点画尔。”“台阁体书法”也因此被后人所诟病。兵法有云: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。”应该发展的、变化的去看待由“台阁体”命名所引发的书法现象,并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