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文化大全

37786.印章发展的勃兴期

点击量:152   时间:2022-03-01 16:18

  印章发展的勃兴期
  战国是古代印章发展的勃兴期,由于各国“律令异法,衣冠异制,言语异声,文字异形”,印章制度又属草创阶段,使得先秦古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,在玺印形制、文字形体、镌刻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。现存的先秦古玺集中在战国时期,我们一般将其分为“三晋、齐鲁、燕、楚、秦”五个区域,从古玺的形制、艺术风格、文字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。一、三晋古玺
  公元前403年,赵、魏、韩三家分晋,中国历史上开始了战国时期。由于历史、地理上的原因,三家玺印在形制、印文风格及书法习惯上都相当一致,很难再做细致划分,故统而论之。三晋一系玺印的范围大体属于中国的中部地区,其官玺有二三十种,有如下特点:
  1.印的体形较小,遗世的三晋官玺多为县邑小吏所佩,边长1.5厘米左右,较它国同级别的官吏所佩印小得多,很少见到形体硕大,钮式特异的玺印样式。三晋玺印多采用鼻钮,钮座多呈斜坡状,印体厚实,私印中还有个别圆形玺印。
  2.三晋官私玺印以阳文为主,玺文与印体一同铸出,笔画瘦劲,字体秀丽,结体整肃,章法穿插挪让,殊显精巧。正是明清时期经常提到的“宽边细朱文”样式,清代印人所谓的仿古玺,也大多模仿这种形式。
  3.三晋北部,出现少量韩国玉质印,多阴文,应当是高级贵族所用印。
  4.三晋古玺在质地上多用铜、玉,其中铜印精黑黝亮,据说不少出自内蒙古归化地区的古战场,因为属于沙坑,铜印宛如新铸,尤其是朱文,笔道很深,十分精美。
  5.文字形体上的特点:
  “寇”作“”,官名“司寇”也主要见于三晋玺。其他字如“都”作、“肖”作。先,,作、。安,,作、。韩,,作、。市, 【钢笔楷书字帖】 >,作、。君,,作、。丞,,作等,都几乎是三晋古玺的特殊写法。
  三晋古玺如“杠里司寇”(图2.2-1)、“文抬西疆(疆)司寇”(图2.2-2)、“乐阴司寇”(图2.2-3)、“堙城发弩”(图2.2-4)、“阳州左邑右先司马”(图2.2-5)、“战蟆司寇”(图2.2-6)、“东武城工师铢”(图2.2-7)、“司寇之铢”(图2.2-8),其中“阳州左邑右先司马”玺的“左邑”二字、“司马”二字为合文,都有合文符号。
  
  
  二、燕系古玺
  燕系古玺的范围属中国北部地区。燕国国力相对较弱,长期偏安,在玺印上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。其官玺制作较规范,同类型的形制规格划一,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三种:
  1.方形白文玺私玺。多坛钮,面形近正方形,大小基本相同,边长2.1—2.3厘米。印面有边栏而无界格,印文为阴文凿刻,笔道圆转,用笔爽劲。边框考究,布局严整,构图和谐,一般分为两行(一般地名占右边,官职占左边),印文错落有致,制作精良。此类型官玺,多有地名可考。如“平阴都司工”(图2.2-9)、“黍口都司徒”(图2.2-10)、“庚都丞”(图2.2-11)、“柜易(阳)都左司马”(图2.2-12)
  
  2.长条朱文玺。面形为长方形,背附细长柄钮,印面为铸就的阳文,印文内容中有地名、职官,少数还有纪年,印文最后一字常用“端”字,意思同“玺”也有释为“节”者,或即《周礼》中所云的“玺节”。这类印先已发现十馀方,布局虚实相生,错落有致,浑穆中见精巧之构思。如“易(阳)文口端”(图2.2-13)、“东易(阳)津泽王伏(符)踹”(图2.2-14)等。
  3.方形朱文大玺。这类玺边长往往达3厘米以上,最大者如著名的“日庚都萃车马”玺(图2.2-15),达6.7厘米,为古玺之冠,印体中空纳凿銎,用途应当是烙马,
  
  整个玺布局大虚大实,揖让有度,风格雄奇豪放,苍劲古朴,气势非凡,堪称国宝。这类大玺还有“址都市玺”(图2.2-16)、“单佑都市玺”(图2.2-17)等。印文内容为地名、职官名,多分两行排列,文字全部为铸就。
  
  4.私玺。印文为铸成,以阳文为主。常见一种印文格式为“某生某”的朱文印,印文较细,以正方形为主,有部分长方形和少量圆形,如“乔生孙”(图2.2-18)。燕国私玺中还首次出现朱白文相间印的形式,如“公孙倚”(图2.2-19)。
  
  5.燕玺的文字有如下特点:
  “都”作 ,地名称“都”,是燕玺的一大特色;“丞”作,也为燕玺所独有。此外“马”作 ,下部省为“=”,“城”作,“韩”作,“市”作,。平”作章,“安”作,“乘”作等,都是燕玺印文的特点。三、齐鲁古玺
  东周时,齐国一直是东方最大的国家,国力强盛,文化先进,影响波及鲁、邾、倪、滕、薛、莒等国。齐鲁古玺的印材质地以青铜为主,也可见陶质。传世集古印谱中有专门搜集齐鲁玺印的,如《齐鲁古印捃》、《续齐鲁古印捃》,现可见到的齐玺有二三十种,我们从形制、内容上看,有如下几类:
  1.旁凸玺。这种玺印在正方形印面的一侧或两侧凸起一矩形小块,其作用或与合符有关。边长从1.5~4厘米间,印体较扁,鼻钮,绝大多数是阴文凿刻,大部分无边栏、无界格,印文作二行或三行排列,字形敦厚疏阔,古朴大气,风格类似西周金文,但构形仍属战国,从内容上看,这类印都是官玺,著名者如“易都邑圣逸盟之玺”(图2.2-20)、“齐立邦玺”、“逸盒之玺”(图2.2-21)。
  
  2.阳文圆玺。钮为圆筒形,印体中空,可纳木,直径3厘米左右,也有方形印面者。这类玺皆是铸成,从印文内容上看,其用途应是烧红后烙木作为征木的标记,如“左桁(衡)廪木”(图2.2-22)、“左桁正木”。
  3.阴文官玺。鼻钮,以正方形为主,边长在2~ 2.5厘米间,一般有边框,还有少量有横日字格,或横目字格者。印文布局相当随意,文字或大或小,显得轻松大度,爽朗而又不拘小节,无丝毫做作,但又给人以典雅之美。如“闻司马铢”(图2.2-23)、“司马敢玺”(图2.2-24)、“左廪之铼”(图2.2-25)、“左中军司马”(图2.2-26
  
  )、“王口右司马鲸”等。
  4.阴文大玺。质地主要是陶,也有木、铜质。内容有记事、记用,印面以凿刻阴文为主,个别的有界格。这类玺文一般篆法中宫紧缩,章法错落如大小珠玉,且经常能与陶文相合。如著名的“陈窒立事岁安邑亭釜”(图2.2-27)陶玺,其中陈窒为人名;立事即“泡事”,乃主持祭祀者;某某立事岁,是齐国习见的以事纪年的格式;安邑亭,即安邑之市亭;釜,量器名,表明系安邑亭所生产的量器,故此玺就是所谓“物勒工名”的工具。此外还有“陈樽三立事岁右廪釜”(图2.2-28)等,与上玺同。
  
  5.除以上官玺外,齐鲁古玺还有一些私玺,有阴有阳,有铸有凿,阴文私玺一般有边栏或竖格,如“司马棱玺”(图2.2-29)等,阳文私玺多宽边,有类三晋阳文古玺,如“王口、信玺”(图2.2-30)。另外私玺印文常用“信玺”二字。
  从风格上看,齐鲁一系的古玺文字虽不如燕、三晋古玺整饬,但笔画匀称,布
  
  局随意性较大,很有特点,尤其一些大型官玺,作风粗犷、写意。
  6.从文字特点上看也有自己的特色,如“陈”作,下从土,以区别中原地区妫姓之“陈”,其他还有“马”作 ,“都”的者旁及者字作,“市”,作“廪”作,“王”作,都可凭此鉴别齐玺。
  四、楚系古玺
  楚是南方最大的国家,影响及于汝汉流域的许、胡、息、黄、曾国,淮泗流域的宋、蔡、舒、徐及江东吴越诸国,楚系古玺质地以青铜为主,也有少量玉、琉璃、黄金、银质。从形制上看,楚系古玺有以下几种形式:
  1.方形阴文官玺。一般边长在2.5厘米左右,都有边栏,不少还有田字格、横日字格、横目字格,多鼻钮,印文为凿刻,印文内容皆为职司、官名,有的后附以“玺、之玺、信玺”之称,如“连尹之玺”(图2.2-31)、“行府之玺”(图2.2-32)、“上场行邑大夫玺”(图2.2-33)、“邡行府之玺”(图2.2-34)、“南门出玺”(图2.2-35)、“区夫相玺”(图2.2-36)等。
  
  2.圆形阴文官玺。一般直径在2.5厘米左右,如“尊室之玺”,少数还有大型印面,如“藿君之玺”(图2.2-37),右侧下方有合文符号,故定为“藿君”二字。
  3.方形阴文巨玺。仅见“大府”(图2.2-38)玺一枚,极著名,有边栏竖界,长5.9厘米,宽5.2厘米。
  4.两合、三合玺。此类玺由两块或三块印面拼合而成,印体结合处有榫卯,似有合符之功效,印面文字为凿刻,如著名的“郏陵玺”(图2.2-39)。
  
  5.私玺。楚玺的私玺也以阴文为主,只有少量的阳文,印文有凿有铸,皆有边栏,有的还有界格。印形一般较小,边长小于官玺,在l—2厘米间,除方形外,还有菱形、外圆内方形等,如“敬”玺(图2.2-40)、“行藏”(图2.2-41)等。
  
  楚玺几乎都是阴文,印文绝大多数是凿刻而成,一般都带有边栏、界格;在风格上,楚玺奔放自由,笔势飞动,线条流畅,结体散逸,雄健粗犷又秀而不媚,颇有毛笔的意味;在文字排列上,没有太统一的定式,依文字多少及印面形状而构成错综变化的印面。带有田字格的印,印文镌于格内,颇显庄重整齐。
  6.从印文的写法看,楚玺也有自己特点,如“金”大多写作为高炉之状,作者极少;“府”作,下从贝;“官”作,陈”作
  ,“之”作“中”作,“职”作“岁”作,“陵”作,“室”作等。这些字的写法及风格均与当时楚国的金文书法相一致。
  五、秦系古玺
  战国秦的文字属西土文字,与东方诸国的文字在风格上差异较大。由于历史的原因,秦文更多地继承了西周晚期文字的遗风,并与后来的小篆一脉相承,秦朝“书同文”实际是以秦文强行加以统一的。故战国的秦文与秦朝的文字并无大的不同,这也使战国秦的玺印与秦印有时很难分别。
  另外,秦、楚在春秋、战同时皆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,两国又世为姻亲,秦明显受到楚国的影响,如玺印使用外框。秦印文同小篆较接近,风格上不尚浮华,较为单纯质朴,官私玺印皆为凿刻,字形较为严谨,继承了《毛公鼎》、《石鼓文》、《秦公簋》的风格,与楚玺的瑰奇、散逸、飞动有明显的不同。
  战国秦印形制以方形阴文为大宗,一般边长在2.4厘米左右,多鼻钮,多带有边栏,竖界或田字格界,印文以凿为主,早期较豪放,晚期趋向工整,如“武关虐又”(图2.2-42)印,武关是战国晚期秦与楚接壤的秦国要塞,据此可知,秦国玺印与楚玺的关系确实较为密切,但秦印字体明显较为严整。其他的战国秦印还有“高陵车”、“工师之印”(图2.2-43)、“将军之玺”(图2.2-44)等。其中“_工师之印”之“印”字出现在先秦,很是少见。战国晚期秦印开始出现半通印的形式,如“仓事”(图2.2-45)印,此外还出现印面为曲尺形者,极为特殊,如“尚佝玺”(图2.2-46)。
  
  秦国的私玺多阴文,形状有方形、长方形、圆形,钮式有鼻钮、坛钮等,边长多较官玺小,如“连虺”(图2.2-47)“任樱”等,1975年江陵凤凰山70号秦墓曾出土两方“泠贤”(图2.2-48、图2.2-49),一用篆书,另一方带有隶书意味。由于该墓年代在秦统一中国前夕,颇能反映秦印的演变。另外,战国秦还有一些词句印,形状多
  
  样,除方形外,还有连珠形、曲尺形等,阴文、阳文都有,多为铸印,内容多为成语、吉语,如“长思高志”、“相思得志”(图2.2-50)、“中壹”(图2.2-51)等。
  战国玺印除以上五系外,巴蜀印章也以其诡谲、奇异的风格别树一帜。巴、蜀是战国时期西南地区重要的诸侯国,其势力基本在今四川境内,以及陕西、湖南、湖北及贵州的一部分,后为秦国所灭。巴蜀两个少数民族曾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巴蜀文化,巴蜀玺印也有强烈的地域特色,除部分受秦、楚玺印的影响外,大部分巴蜀玺印是符号印(图2.2-52)、图形印(图2 2-53),这些印章多以圆形为主,间有方形、半通形,内容都是符号、神怪、动物等,由于这些符号文字和图形的含义现在还不能确切地解读,这里不多作介绍了。
  
 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,我们将战国玺印按国别、地域分系进行叙述,是为深入了解战国玺印的风格种类,并非认为当时各国有意识地去营造自己的玺印制度,战国玺印文字的差别同当时所有文字的差别一样,应该是相对的、局域的和个别的,从整个文字系统上看,它们应该还属于一个系统,否则,当时的文字就起不到各国文化交流的功能,玺印也难以承担凭信、权力象征的功用了,各国的钟鼎铸铭、刀兵钱币文字均可在各国通释就说明了这一点。
  当然,战国玺印文字在风格、个体字符上的差异与规律仍是我们要了解的,毕竟由于王室式微,诸侯争霸,人用其私,导致文字产生剧变,异体繁多,甚至到了“上不
  
  

参考资料

  • 古董古玩私下上门交易无前期费用,氨咖黄

    古董古玩私下上门交易无前期费用,氨咖黄

  • 古玩私下收购电话,丑时出生的人的命运

    古玩私下收购电话,丑时出生的人的命运

  • 苏州有多少个古玩市场,双侧腔隙性脑梗塞

    苏州有多少个古玩市场,双侧腔隙性脑梗塞

  • 古玩拍卖骗局为什么没有法律制裁他?,3

    古玩拍卖骗局为什么没有法律制裁他?,3

  • <strong>北京古玩私下交易公司,产后收腰提臀操妈</strong>

    北京古玩私下交易公司,产后收腰提臀操妈